【財政預算案2019】政府下周公布財案 民間團體就職津提多項建議
發布時間: 2019/02/18 13:31
最後更新: 2019/02/26 12:40
財政預算案將於下周出爐,有民間團體提出多項建議,期望政府可多照顧基層需要。有組織認為政府應將在職家庭津貼計劃(職津)下的兒童津貼與書簿津貼掛勾,又建議將領取職津的工時線由144小時下調至72小時。
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成員張展翹指,2017/18年度,受惠於職津下兒童津貼的兒童人數為51,750,遠少於書簿津貼(全額或半額)的20萬名學童。張表示,兩者對基職家庭的入息要求相近,受惠人數卻不一致,是職津一直以來難以申請所致。張故建議政府將兩項計劃掛勾,令受惠於書簿津貼的學童可領取額外的兒童津貼。
張續稱,儘管政府一直就職津作出改動,但卻仍未能解決基層家庭因零散工作沒有工時證明等原因,難以申請職津的根本問題。張指出,2017/18年度職津核准預算約為31億元,惟最終卻只有6億7千萬元開支,可見政府資源未能真正落入基層市民手中。
張表示,以2018/19年度領取書簿津貼的人數推算,將兒童津貼與書簿津貼掛勾每年開支約為19億,仍於政府核准職津預算的31億之內,不會對財政構成壓力。
爭取低收入家庭保障聯席成員吳珊瑤則建議政府下調職津工時要求,由原來最低的144小時降至72小時,應對基層工種零散化的問題。吳表示,基層工種如建造、飲食、零售、清潔等行業大多為短期兼職,基層市民故常面對開工不足的情況,難以達到職津要求的每月144小時工作。
吳續指,全額交通津貼工時要求為72小時,可見政府亦視這群市民為在職人士,質疑為何兩項計劃對工時要求不一致。
針對「N無人士」的困境,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發言人吳堃廉認為,政府應重推俗稱「N無」津貼的「非公屋、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」,解決「N無人士」的燃眉之急。吳指出,政府去年曾邀請關愛基金為「N無住戶」推出短期紓困措施,最後卻以4000元「關愛共享計劃」告終。
吳坦言,「關愛共享計劃」只涵蓋年滿18歲的成人,變相減少育有子女的「N無住戶」所得津貼。吳以2016年「N無」津貼開支、通脹、及劏房戶增長率估算,政府重推津貼的開支約為6億5千萬元,形容數目只為「大白象工程」的尾數。
另外,民間青年政策倡議平台成員何詩慧認為,現時自資院校課程質素參差,學費卻居高不下,建議政府對自資課程資助與教資會資助課程(UGC)看齊。何指出,現時自資課程學費由7萬至28萬不等,政府卻只提供每年3萬元資助,低於每個UGC學位約19萬元的資助水平,令文憑試達3322入大學資格的學生負擔沈重學費,卻換來認受性低的學位。
何續指,若政府每年為所有自資課程提供19萬元的資助,大約會增加19億教育經常性開支,非不可為之。